病证名。见《串雅内编》。指风痰阻闭经络而引起的惊厥。多因患儿痰湿偏盛,蕴于肺胃,复为外邪所犯,或饮食所伤,邪从热化,热郁生风,风痰上扰,窜及清窍,则牙关紧闭,双目上窜;扰及经隧,则四肢抽搐。体实者,宜
见《本草汇言》。为石蕊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十剂之一。用濡润滋养药物组成,具有解除津液干枯作用的方剂。《沈氏尊生书·要药分剂》:“徐之才曰:湿可去枯。”“刘完素曰:津耗为枯,五脏痿弱,荣卫涸涩,必湿剂以润之。”
出清·翟良《痘科类编释意》。为痘疮收靥发热的证候。详收靥条。
养生学著作。1卷。清·汪昂撰。撰年未详。本书记述导引、气功、摄养等防病健身的方法和对一些常见疾病的预防,以及饮食起居等方面应予注意的问题。
【介绍】:见石震条。
《疡医大全》卷十方。生地黄一钱五分,当归一钱,柴胡八分,牛蒡子、白蒺藜、天花粉、葛粉、薄荷、防风、川芎、密蒙花、谷精草、草决明、菊花各七分,栀子、羌活、木贼草各五分,黄连三分,生姜一片。水煎服。治痧痘
①五脏的经脉。《素问·经脉别论》:“水精四布,五经并行。”②推拿穴位名。出陈氏《小儿按摩经》。即脾经、肝经、心经、肺经、肾经五穴,分别位于第一至五指远端的指腹上。参见各条。《幼科推拿秘书·推拿手法》:
《杂病源流犀烛·六淫门》卷十五方。茯苓、泽泻、白术各二钱,生姜三片,灯草二十茎。水煎服。治冒暑作泻。
痰症之一。泛指正气未衰、邪气壅实之痰证。《景岳全书·杂证谟》:“凡可攻者便是实痰。……以其年力犹盛,血气未伤,或以肥甘过度,或以湿热盛行,或风寒外闭皮毛,或逆气内连肝膈,皆能骤至痰饮,但察其形气病气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