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发耳

猜你喜欢

  • 产后口渴

    病证名。见竹林寺轮应禅师《女科秘旨》。多因产后失血,多汗耗伤津液或阴虚火旺,火燥液涸所致。症见咽干口渴。治宜生津止渴。方用生脉散加花粉,石斛,知母。若因火燥液涸,消渴饮水不止,治宜滋阴降火,生津止渴,

  • 虎须毒

    病名。出《外科正宗》卷四。即颏痈。见该条。

  • 枫杨叶

    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麻柳叶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鬼疰

    病名。《太平圣惠方》卷五十六:“人先天地痛,忽被鬼邪所击,当时心腹刺痛,或闷绝倒地,如中恶之类。其得差之后,余气不歇,停住积久,有时发动,连滞停住,乃至于死。死后注易傍人,故谓之鬼疰也。”可选用犀角散

  • 中寒论辨证广注

    见伤寒论辨证广注条。

  • 天丁

    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皂角刺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月信不行

    见《世医得效方》卷十五。即经闭,详该条。

  • 冷灸

    指相对热灸而言,称不用任何热源进行灸治的方法为冷灸,如药物发泡灸等。

  • 痼病

    即痼疾、瘤病。《灵枢·九针论》:“四时八风之客于经络之中,为瘤病者也,……必筩其身而锋其末,令可以泻热出血,而痼病竭。”参见痼疾、瘤病条。

  • 鹿安茶

    见《山西中草药》。为鹿衔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