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口菌

口菌

病名。①系指口内或牙龈上肿起色紫黑其形如菌者,多由火盛血热并兼气滞所致。口菌生于口内或牙龈肉上,肿起形如覃或如木耳,色紫黑(《重楼玉钥续编》)。治宜泻火解毒消肿散结。可选用赤芍丹皮黄芩、瓜蒌、枳壳栀子、乳香、没药等煎服。或可外吹冰硼散等。参见牙菌条。②生于舌上者,也称口菌。《喉科明辨》卷三:“心火炽,生舌上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何滋

    【生卒】:十二世纪【介绍】:南宋医官。乾道年间(1165~1173年)保安大夫。曾对仲景书辨疑而作《伤寒辨疑》一书,已佚。

  • 元阴

    即肾阴,与元阳相对而言,是生命的本元,故称。又别称天癸。《景岳全书》卷一:“元阴者,即无形之水,以长以立,天癸是也。”详肾阴、天癸条。

  • 烂乳蛾

    病名。系指患乳蛾而喉核溃烂者。多由肺胃热毒薰蒸咽喉所致。《喉科指掌》卷三:“此症因肺胃郁热,红肿烂斑大痛,难于饮食。”详烂头乳蛾条。

  • 背缝

    经外奇穴名。见《针灸经外奇穴治疗诀》。位于肩胛部,腋后纹头直上,与第四胸椎棘突相平处。主治肩背疼痛。直刺0.5~1寸。艾炷灸3~7壮;或艾条灸5~15分钟。

  • 恶风

    ①证名。可由外感或内伤引起。《伤寒明理论》卷一:“伤寒恶风,何以明之?《黄帝针经》曰:卫气者,所以温分肉,充皮肤,肥腠理,司开阖者也。风邪中于卫也,则必恶风。何者?以风则伤卫,寒则伤荣,为风邪所中,于

  • 番椒

    见《群芳谱》。即辣椒,详该条。

  • 推摩法

    ①指小儿按摩法。心禅《一得集·推摩法论》:“推摩法……按病推之。……其法以手五指分主五脏,指尖属脏;本节属府。热清寒温,实泻虚补,分顺推逆,推左旋右,旋右推左,以定温清补泻之法,俱有下数,或三百或五百

  • 寒禁

    出《痘疮经验良方》。禁疮之一。痘疮初发热时,误经冷水浴洗;或衣被单薄,感寒邪,以致痘不宣露,手足麻木,不知痛痒,四肢冷痛,不能举动,其麻木冷痛之处,不出痘子,惟于委曲,避风之处,或头面发际上痘出如瘾疹

  • 产后阴蚀

    病名。《陈素庵妇科补解》:“产后阴蚀者,阴中生疮也。由产后去血太多,心血少,心神郁、胃气虚弱,以致气血留滞,……宜甘理散。”(黄芪、葛根、当归、赤芍、甘草、川芎、生地、白芷、白术、厚朴、陈皮、人参、前

  • 头痛痧

    痧证之一。《痧胀玉衡·头痛痧》:“痧毒中于脏腑之气,闭塞不通,上攻三阳巅顶,故痛入脑髓,发晕沉重,不省人事,名真头痛,朝发夕死,夕发旦死,急刺破巅顶,出毒血以泄其气,药惟破其毒气,清其脏腑为主;痧毒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