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介绍】:见俞震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世医得效方》卷三。属痰饮眩晕范畴。《症因脉治·内伤眩晕》:“痰饮眩晕之因,饮食不节,水谷过多,胃强能纳,脾弱不能运化,停留中脘,有火者则煅炼成痰,无火者则凝结为饮,中州积聚,清明之气,窒塞
药名。见《本草原始》。妇女初潮的月经名金铅,旧时用以入药,现已不用。
解剖名。见《银海精微》。即黑睛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《喉舌备要》:“此症或发在喉中或发在舌上,俱生红疱,患者必面色紫黑,骤伤风热,喉内气闭不能吞物。”治宜针刺出血,吹冰硼散;须结合全身情况辨证施治之。参见呛喉风条。
见《张氏医通》卷十。即盘肠生。详该条。
出《灵枢·忧恚无言》。即鼻孔。详该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太平圣惠方》。即肩井。见该条。
宋代医官职称。隶属翰林医官院,始置于政和年间,官阶从六品,系以原军器库使之官职改任者。参见翰林医官院条。
病名。出《疮疡经验全书》卷三。即脐痈。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