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指外感风热燥邪,耗伤肺金所致者。症见干咳无痰,或痰少粘稠,咯出不爽,鼻燥咽干,舌红少津,咳甚则胸胁痛,或有形寒身热等表症。治宜清肺润燥。用桑杏汤、清金润燥天门冬丸等。详见咳嗽、伤燥咳嗽、肺燥咳
见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。为珍珠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竹林女科证治》。即经行先期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陈素庵妇科补解》。即产后狂越。详该条。
见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。为忍冬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①见《普济方》卷六十。指唇疔。《重楼玉钥》卷上:“凡上唇生一小疮,或一二枚者,初起红肿渐至下唇亦肿及面颊俱浮。若初起红赤发热作痒,痒后起小黄泡,切勿用破皮针,如生上唇中间者难治。若上唇赤肿直长出
【介绍】:见许宏条。
见《南宁市药物志》。为救必应之别名,详该条。
书名。6卷。明·肖京撰于1644年。作者针对庸医不明医理,执方误人,采集《内经》等古典医籍的要旨以阐明救正之法,故以“轩岐救正”为书名。卷1医论,统论生理、病理、治法和方剂;卷2四诊正法,以脉证为主兼
【介绍】:南北朝时期南齐医生。世代业医,精于诊断,其父徐文伯为南北朝时期名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