干燥。《灵枢·寒热病》:“皮寒热者,不可附席,毛发焦,鼻槁腊。”
病名。见《解围元薮》卷一。即疠风,外表有白色泥土状者。
见《症因脉治》卷二。即苍朴二陈汤,见该条。
证名。清·佚名《眼科统秘》:“此症目常脓泪浸,乃是肺经实热。”详见眵泪条。
即怕冷,有两种病理情况:一是风寒等邪气侵犯肌表,遏阻卫阳而致,为外感表证的主要见症,又称“恶寒”。另一是阳气虚衰,卫阳虚弱空疏,不能温养肌表而致,为阳虚证候之一。
出《灵枢·顺气一日分为四时》。即阴脏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宋医官。里居不详。政和年间(1111~1117)以医得为中卫大夫,总辖修建明堂所医药提举,入内医官,编类《圣济经》提举太医学。政和六年(1116)曾会同医官龚璧、丁阜等多人校勘《证类本草》,
见西晋·崔豹《古今注》。即蝌蚪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出《脉经》。指崩下大量之血,色黯如败坏凝聚的黑血。治疗参见血崩、崩漏条。
见《云南中草药》。为类梧桐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