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体部位名。见《伤科补要》卷二。即腕关节。由腕骨近端与尺挠骨远端组成。
病名。即食瘥的俗称,见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。详心瘥、食瘥条。
三化,指火化、口化、胃化。火化,指食物烹煮熟烂,即食物由生到熟的烹调加工过程;口化,指食物在口腔内的咀嚼过程;胃化,指食物蒸变传运、在胃肠道的消化吸收过程。见曹庭栋《老老恒言》引《华佗食论》。
《疡医大全》卷十三方。熟地黄二两,麦门冬、山茱萸各一两,远志、茯神、炒酸枣仁、柏子仁各三钱,五味子二钱,石菖蒲一钱。水煎服。治大病后或年老人之耳聋。
【生卒】:1877~1956【介绍】:近代医家。字赤电。浙江鄞县人。曾在中药铺学习,以后又钻研医学,在医学上有一定成就。主张博览群书,以“发前人所未发”,提倡吸收新鲜事物,反对保守固执,认为临症要随机
病名。出《治疔大全》。即乌茄疔。见该条。
病名。《世医得效方·大方脉杂医科》:“五味子散治五更天明溏泄一次,名肾虚泄。”详肾泄、肾虚五更泄泻条。
病名。①哮证与喘证的合称。哮,主要指呼吸气急而喉间有痰鸣声。喘,主要指呼吸迫促。哮与喘在发作严重时均可见张口抬肩,不能平卧等症。哮常并见喘,而喘则未必见哮。《医学正传·哮喘》:“大抵哮以声响名,喘以气
【介绍】:见崔季舒条。
指纹色青,主惊、主痛、主抽搐(见《四诊抉微》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