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见清·徐瑛《接骨全书》。证治参见胸骨伤条。
《太平圣惠方》卷二十六方。牛髓、羊髓、白蜜、酥、枣肉各一斤,茯神、川芎、天门冬、桂心、当归、牛膝、人参、防风、五味子、鹿角胶、菟丝子(酒浸)、熟地黄各一两,肉苁蓉(酒浸一宿,刮去皱皮,炙令干)二两。前
见《本草纲目拾遗》。即狗尾草,详该条。
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蛴螬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生卒】:十七世纪【介绍】:明末医家。字克庵。杭州府于潜(今浙江临安西)人。家贫,刻苦学习,尤其精于医术,年至八十余岁时,仍手不释卷。著有《医学要义》一书,未刊行。
见《中药志》。为石莼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外科理例》卷五。即生于环跳穴处的附骨疽。详附骨疽。
即右半身不遂。见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卷一。参左瘫右痪条。
食谱专著。4卷。清·袁枚编。全书有序和须知单、戒单、海鲜单、江鲜单、特牲单、杂牲单、羽族单、水族有鳞单、水族无鳞单、杂素菜单、小菜单、点心单、饭粥单、茶酒单等章。是一部总结历代烹饪经验的有理论有实践的
见孙文垣医案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