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》(一部)1977版。为通光散之别名,详该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资生经》。《针灸大全》作听河。即听会,见该条。
经外奇穴别名。出《针灸集成》。即长谷。见该条。
推拿穴位。出《幼科铁镜》。位于鼻梁骨高耸处,在山根穴与准头穴之间。《保赤推拿法·掐天庭穴至承浆穴法》:“延年在鼻高骨”。有开窍醒神,止抽搐等作用。用治外感风寒、惊厥等症。
出《本草图经》。为枸橘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喉症全科紫珍集》。指感受阴寒毒邪所发。《焦氏喉科枕秘》卷一:“此症受四时不正之气及非常暴寒,而生少阴症。脉微细而沉,自汗,咽不利,一名肾伤寒。切不可用寒凉之药。宜半夏桂枝汤(半夏、桂枝、甘草
【介绍】:明末医家。仁和(今浙江杭州)人。号觉迟子。先学儒,后学医。擅长治疗外科疾患,并将自己多年所用的验方汇集成《医说佛乘》一书。
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内伤感门》卷二十一。即必胜汤,见该条。
【介绍】:宋代人。生平不详。撰《小儿方》1卷,已佚。
出《小儿药证直诀》。即鸡胸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