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外科正宗

猜你喜欢

  • 直腹泄

    病名。《不居集》卷二十一:“直腹泄,饮食入口,少顷即出。”即直肠泻。详该条。

  • 后重

    ①古病名。即大瘕泄。《难经·五十七难》:“有大瘕泄,名曰后重。”详大瘕泄条。②证名。指腹痛急迫,肛门重坠不适。《医宗必读·痢疾》:“邪迫而后重者,至圊稍减,未几复甚,芍药汤;虚滑而后重者,圊后不减,以

  • 胎前跌损动红

    病证名。指妊娠后由于跌损、损伤冲任二脉、气血失和而见阴道流血。《竹林寺女科秘方》:“妇人胎前跌损动红、乃伤胎元、恶血流来不止,速急安胎止血,宜用人参安胎散治之。”(炒蒲黄、人参、川断、当归、炒白芍、生

  • 广橘

    见《中国树木分类学》。为甜橙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胞脏

    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二。即胞宫。详该条。

  • 寒慄

    证名。指凛慄恶寒。《灵枢·口问》:“寒气客于皮肤,阴气盛,阳气虚,故为振寒、寒慄。”参见振寒条。

  • 四支疼痛

    证名。见《医权初编》卷上。即四肢疼痛。详该条。

  • ①头发。又名血余。为肾之外华。发的生长状态,是肾气盛衰的反映。《素问·上古天真论》:“……肾气实,发长齿更。”“……肾气衰,发堕齿槁。”②病证名。出《刘涓子鬼遗方》卷一。泛指面积较大,证情较重之体表痈

  • 正虚邪实

    指虚证、实证同时出现。①疾病治疗不当,或邪气过盛,使正气已虚而邪实仍在。②原来体质比较虚弱的人,感受实邪,出现正虚邪实的证候。《素问·通评虚实论》:“邪气盛则实,精气夺则虚。”通常以正虚为本,邪实为标

  • 医级

    综合性医书。又名《医级宝鉴》。12卷。清·董西园纂。成书于1777年。本书摘录历代医著,辨证立方,作为学医入门。卷首题《必自集》,总论医理及诊治之法;卷1~2伤寒;卷3~5杂病;卷6女科;卷7~9类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