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即刺蒺藜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先醒斋医学广笔记》卷一。即疫痢。详该条。
①《洁古家珍》方。天南星、半夏各一两,橘皮二两。为粗末,汤浸蒸饼为丸,梧桐子大,每服三十丸,人参、生姜煎汤送下。治咳嗽痰喘。②《卫生宝鉴》卷十一方。肉桂、草乌头各一字,半夏五钱。为末,生姜汁浸,蒸饼为
病名。见《兰室秘藏》。又名月漏、血漏、经血不断、漏下、漏下不止、月水不绝、月水不断、经脉不止、经候不止等。指阴道出血淋沥不断,或经期血来而持续日久不止,血量较少或略增多。病因多为气虚、血热、阴虚、气郁
即补法。详该条。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鸭跖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二十二。十三丁之一。其状肉色皰起,掐不破,痛痒不显。不治亦无危险。
见《广东中草药》。为山藿香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广东中草药》。为鸡骨香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广西本草选编》。为紫薇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