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天干之简称。见该条。
病因分类之一。指感受六淫、疫疠之气等外邪。病邪或先侵犯人体皮毛肌肤,或从口鼻吸入,均自外而入,初起多有寒热或上呼吸道症状,故称。
见《辽宁经济植物志》。为红旱莲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陆川本草》。为走马胎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东北资源植物手册》。为罗布麻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多由胃气虚寒,留饮不清致多唾,咯之不尽。宜温胃散寒健脾。可选用桂附理中汤、香砂六君子汤等加减。
见《江苏省植物药材志》。为牵牛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本草图经》。即大青盐,详该条。
痰证之一。指痰证初起者。《不居集》卷十七:“新痰,新起之痰,其症轻,其形色青白稀薄,其气味亦淡。初起头痛发热,类外感伤寒。半夏、陈皮、花粉、茯苓、甘草、苏子。”参见痰证条。
病名。见《喉科泄秘》卷上,即崩砂疳口风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