综合性医书。8卷。明·虞抟撰于1515年。此书前列“医学或问”51条,系虞氏对医学上的一些问题进行辩析,以申明前人“言不尽意之义”(见凡例)。次分述临床各科常见病证,以证分门,每门先论证,次脉法,次方
见《滇南本草》。为眼子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①指表邪因误下入里,无形之邪结于心下,按之柔和不痛的痞症。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》:“脉浮而紧,而复下之,紧反入里,则作痞,按之自濡,但气痞耳。”②指气膈。多因忧思郁结所致。《医方考·痞门
病名。见《世医得效方》卷十六。即浮翳内障。详该条。
经外奇穴名。《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》:“睛明在目内眥泪孔中。”《针灸经外奇穴图谱》称此为“内睛明”。并定位于眼内眥泪阜上。主治目赤红肿,视网膜出血,视神经萎缩,结膜炎等。沿眶内侧壁直刺0.5~1寸。勿捻
【介绍】:参见钱瑛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大全》。即膝阳关,见该条。或作阳陵泉之简称。
见《证治准绳·疡医》卷三。系指牙齿之埋于牙龈部分者。即牙根。详该条。
推拿方法。即提痧。见该条。
见《中国药用植物志》。为羽叶三七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