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睡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药材学》。即橘核,详该条。
见《中国药用植物志》。为毛茛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补法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宋代医生。字尽言。精于医,生平欠详。
流注病的一种。又称髂窝流注。常发于髂窝部肌肉深处。初起患侧拘挛不适,渐而伸屈受限,强伸则剧痛,于髂窝部可触到肿块,成脓后有波动感,皮色不变,全身可有恶寒、发热、无汗或微汗,少食倦怠,由于患者多屈曲患肢
眼的八廓名称之一。用八卦命名者。见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。即风廓。详该条。
解剖名。见《秘传眼科龙木论》。又名眼胞、睑、胞睑、睑胞、睥、目胞、睑皮、眼皮。与解剖学同名器官同。为眼的最外部分,分上睑、下睑。《银海精微》卷上:“胞者,上胞也。睑者,下睑也”。故称上胞、下睑。眼睑能
通阳法之一。宣散痹阻、温通阳气的方法。如胸痹证,因胸阳不振,浊阴上逆,痹阻气机,用栝蒌薤白白酒汤。
【介绍】:元代医家。蒙古族。任尚膳院使,统领尚食、尚药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