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唐·侯宁极《药谱》。为川楝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云南中草药》。为类梧桐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古病名。又名肺脏中风。指风邪入中于肺经而致的症候。主症为口燥,胸满,气喘,身运不能自主,昏冒,肿胀等。《金匮要略·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》:“肺中风者,口燥而喘,身运而重,冒而肿胀。”《诸病源候论·风
病名。出《伤科补要》卷二。即膝盖骨损断。详见该条。
见《药材资料汇编》。为连翘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。为峨参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广西药用植物名录》。为秋枫木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《医宗金鉴·正骨心法要旨》卷八十八方。荜拨、高良姜、细辛各一钱。水煎漱口。治跌打损伤,颧骨青肿,坚硬疼痛,牙车紧急,嚼物艰难,鼻孔出血,两唇掀翻。
病名。即胎不长。《济阴要略》:“按荫胎者,由于妊母体质素怯,胎失其养,荫而不长,一名卧胎。”参见胎不长条。
见《温病条辨》卷一。即紫雪去黄金,见紫雪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