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元明清名医类案
医案著作徐衡之、姚若琴合编。刊于1933年。本书选辑宋至清代46位医家医案,以人为纲,以证为目。案后多附前人评注,阐发医理,评其利弊,使读者易于掌握治案用意。但所附医家传略及某些治案,或有荒诞迷信之处。
医案著作徐衡之、姚若琴合编。刊于1933年。本书选辑宋至清代46位医家医案,以人为纲,以证为目。案后多附前人评注,阐发医理,评其利弊,使读者易于掌握治案用意。但所附医家传略及某些治案,或有荒诞迷信之处。
指肾受邪热所致的病证。《素问·刺热篇》:“肾热病者,先腰痛痠,苦渴数饮,身热,热争则项痛而强,寒且痠,足下热,不欲言。”
见《广州植物志》。为伤寒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太平圣惠方》。为芜荑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见《药材资料汇编》。为柿霜加工后的药材名,详柿霜条。
病名。见《丹溪心法·痓》。即阴痉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出《医学纲目》。风湿郁结经络,津液输布失常,凝滞为痰,则见四肢痿痹,屈伸不便,如果眼皮及眼下有烟灰样黑色者,则为痰之确证,宜从痰湿施治。
见《本草蒙筌》。即凤凰衣,详该条。
见《救荒本草》。为莕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审视瑶函》。即睥急紧小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顾锡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