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三。即膻中疽。见该条。
见《妇人大全良方》卷十七。即催生丹。见该条。
见《浙江民间草药》。为虎杖之别名,详该条。
上、下唇交会处。因在口的两侧,故称。
病名。即指关节脱臼。见《伤科大成》。因跌扑、扭打所致。局部疼痛、肿胀、明显凸出畸形,活动受限。宜手法拔出捏正以复其位,并予固定。可选服复元活血汤、七厘散、云南白药等,外敷梔乳散;肿消痛减后,以海桐皮汤
病证名。见《红炉点雪》。由气虚卫不固表所致。症见自汗恶风,汗出常冷,疲乏无力,脉微而缓或虚大。治宜益气固表。可用玉屏风散、补中益气汤等方。参见自汗条。
见《云南中草药》。为狗筋蔓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中国主要植物图说·豆科》。即昆明鸡血藤,详该条。
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麻口皮子药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《外科真诠》卷下:“血疔或生肘下,或生眼角。疔有一窍如针眼淌鲜血不止,急用真香油四两,无灰酒不拘多少和匀热服,其血立止,徐用野菊花浓煎常服,切忌茶汤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