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对黄病的一种分类法。见《诸病源候论·黄病诸候》。即黄病候、急黄候、黄汗候、犯黄候、劳黄候、脑黄候、阴黄候、内黄候、行黄候、癖黄候、噤黄候、五色黄候、风黄候、因黄发血候、因黄发痢候、因黄发痔候、因黄
病名。见朱仁康《实用外科中药治疗学》。指圆癣之形小者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夏云集条。
即染苔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幼幼集成》。即风痫、惊痫、食痫。各详该条。
见医故条。
病证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八。指漏下经血夹有青色液体。参见经漏条。
【生卒】:十七世纪【介绍】:明末医家。字克庵。杭州府于潜(今浙江临安西)人。家贫,刻苦学习,尤其精于医术,年至八十余岁时,仍手不释卷。著有《医学要义》一书,未刊行。
【介绍】:清医生。字位夫。广东顺德人。善疗目疾,远近就诊者甚众。有重病者许以重金求治,严氏治愈其病并不受其金。子凤诏,为诸生,传其医术。
见《江苏药材志》。为鸭舌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