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导引图

导引图

书名。①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西汉初年的帛画,是迄今我国最早的导引图谱。原帛画长约100厘米与前段40厘米帛书连在一起。画高40厘米。上有四十四个各种人物的导引图象,分上下四层,每层绘有11幅小图。每幅小图平均高9~12厘米。每小图为一人像,有男有女,有老有少,或有衣著,或裸背,均为工笔彩绘。除个别人像作器械运动外,多为徒手操练。其中涉及到动物的有八图。鸟最多,占四图,计有鸟、鹞、鹤、鸇。猿猴次之,计二图。此外为一龙,一熊。与五禽戏相对照缺鹿和虎。原无图名,现名系由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定的。②《隋书经籍志》:《导引图》三卷。原注:立一,坐一,卧一。③《导引图序》。梁肃作,原载《崇文总目》,王应麟《汉书艺文志考证》引文。此图可能是唐人图,系宋初著录。④《云笈七韱》卷三十四《宁先生导引养生法》有图。亦系宋画。原出处不详。⑤《六气导引图》一卷,见《崇文总目》。⑥《黄庭五藏导引图》一卷,见《崇文总目》(以上②至⑤皆佚)。⑦清·敬慎山房刊有《导引图》,但流传不广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膝盖损断

    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六。即髌骨折。因跌打磕撞所致。局部肿胀、疼痛、瘀血、膝关节活动受限,断损处压痛,并可触到凹陷及骨声。治宜用手法整复。如膝关节内积血较多者,可穿刺吸去瘀血,后用抱膝固定;初期服七厘

  • 经水无常

    见单南山《胎产证治录》。即月经不调。详该条。

  • 膏肓病

    病证名。①指危重病证。《左传·成公十年》:“疾不可为也,在肓之上,膏之下,攻之不可,达之不及,药不至焉。”膏肓部位有指为膈中者。《外台秘要·五膈》:“膈中之患,名曰膏肓。”②指劳嗽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咳

  • 张三锡

    【生卒】:十六世纪【介绍】:明代医家。字叔承,别号嗣泉,应天府(今江苏南京)人。出身于世医之家,曾博采群书,汇要而编成《医学六要》一书,共十九卷,包括《四诊法》、《经络考》、《病机部》、《治法汇》、《

  • 肾主伎巧

    伎巧,精巧灵敏之意。《素问·灵兰秘典论》:“肾者,作强之官,伎巧出焉。”肾气充盛的人,动作轻劲而精巧灵敏。这是因为肾有藏精、主骨、生髓的功能,而脑为髓海之故。

  • 三神医

    【介绍】:赤松德赞执政(公元754~797)时期,应聘入藏的汉族医生马哈金达、哈密医生占巴西拉哈和印度医生达马拉扎三人,曾被誉为“三神医”。他们为藏族培养了大批藏医人材,对藏医学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。

  • 刘埙(xūn 勋)

    【介绍】:元代医生。衢州(今浙江衢县)人。精通方脉,常施药助人。

  • 面浮

    指面部虚浮微肿。多属虚证。《古今医统·面部门》:“面浮属脾土肺金,……面浮则为虚。因脾伤劳役,饮食失节,水土不调,脾气输散不常,肺气传布失度,故面虚浮,眼下如卧蚕之状,或有气喘,皆其候也,此正气不足,

  • 莲蕊须

    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莲须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失枕入骱奇妙手法

    正骨手法。即落枕的治疗方法。见《接骨全书》:“失枕有卧而失,有一时之误失。使其低处坐定,一手拔其首,一手拔其下颏,缓缓伸直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