指因灸而灼伤局部所形成的疮。见《金匮要略》。《明堂灸经》曰:“凡着艾得疮发,所患即差;不得疮发,其疾不愈。”灸疮形成后,应保持清洁,勤换膏药,防止感染,一般经6~8周后灸疮自行愈合脱痂。
证名。见《张氏医通·杂门》。指阴虚盗汗之偏于火旺血热者。《景岳全书·杂证谟》:“阴虚者,阳必凑之,故阳蒸阴分则血热,血热则液泄而为盗汗也。”治宜清火补阴,用当归六黄汤。参见阴虚盗汗条。
气功术语。即调身、调息、调心,为气功锻炼方法的三个组成部分。出隋智顗《童蒙止观》。该书称调身、调息、调心、调饮食、调睡眠为调五和。调身,即姿势或动作锻炼;调息,即呼吸锻炼;调心,即意志集中与运用的锻炼
【介绍】:见张世贤条。
【介绍】:唐代医家。撰《删繁药咏》3卷,已佚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太平圣惠方》。即脊中,见该条。
出《灵枢·九宫八风》。指脊骨两旁浅层肌肉的肌腱。
病名。见《外科大成》卷二。指瘰疬之坚硬如砖者。参见瘰疬条。
即牙床。详该条。
出《丹溪心法》。即瓦楞子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