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代医官职称。系太医院中的一种官职。参见太医院条。
《杂病源流犀烛·脏腑门》卷六方。葳蕤、茯苓、酸枣仁、石膏各一钱,人参七分。水煎热服。治病后多寐,身犹灼热。
出《普济方》卷三百六十二。即脾冷涎多。详该条。
书名。不著撰人,约成书于公元八世纪。此书系敦煌出土医学卷子。书中主要论述诊脉方法及部位,对寸关尺二十四气脉及十九种脉象主病阐述颇新,系研究唐以前脉诊学术之珍贵文献。原书藏法国巴黎图书馆和英国伦敦博物馆
见《中药志》。为羽叶三七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青岛中草药手册》。为石龙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养生书。即天隐子养生书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半产即小产,指由于小产造成的腹痛。参见产后腹痛条。
见《南宁市药物志》。为阳桃之别名,详该条。
名词。出《素女经》。泛指阴道前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