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小儿肝病证治

小儿肝病证治

儿科五脏病证治之一。肝为刚脏,主风。故病多大叫,目直视呵欠颈项强直四肢抽搐等。肝热壮热引饮,喘闷,口中气热,目内青,直视,身反折强直,手乱动;实则目直视,大叫,抽掣有力,宜泻火清肝,用泻青丸,或龙胆泻肝汤热极生风,风火相扇,痉挛反张,宜清肝熄风,用羚角钩藤汤虚风内动,手指蠕动,甚或瘛疭,心憺憺而动,脉象细促者,宜三甲复脉汤育阴潜阳。《幼科要略》:“肝病惊骇,木强火炽,其病动不能静,且火内寄肝胆,火病来必迅速,后世龙荟芩连,必加冰麝硝黄,取其苦寒直降,咸苦走下,辛香透里窍之闭也。如牛黄丸至宝丹紫雪丹皆可选用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尚骨

    经穴别名。出《循经考穴编》。即肩髃。见该条。

  • 三叶五加

    见《广西中兽医药用植物》。为刺三加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熊运英

    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应雄。东川(属四川)人。长于推拿术,撰《推拿广意》(后经陈紫山重订)。以图解讲述诸穴脉,并附歌诀;列述诸病证及推拿法的应用方,包括手术外治、内服药等,流传较广。

  • 枨后生

    见濯之《胎产须知》。即胀后产。详该条。

  • 棕树果

    见《云南中草药》。为棕榈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天五会

    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人迎,见该条。

  • 捋法

    推拿手法名。出《金匮要略·杂疗方》。在患者肢体的外侧面,由近端推向远端。《寿世保元·发痧》:“先将儿两手自臂捋下,血聚指头方刺。”

  • 滕弘

    【介绍】:明代官吏。别号可斋。湖南邵阳人。曾任地方官。他根据封建时代的立德立言之说,认为人生在世只有著书立言对地方有益,而著书立言又以《神农本草经》最有益。于是在做官余暇注意修编本草书,并于罢官归里后

  • 臂钜阴脉

    经脉名。即手太阴经。马王堆汉墓帛书载:“臂钜阴脉:在于手掌中,出内阴两骨之间,上骨下廉,筋之上,出臂内阴,入心中。是动则病:心滂滂如痛,缺盆痛,甚则交两手而战,此为臂蹶(厥)。是臂钜阴脉主治其所产病:

  • 潞党参

    见《医学衷中参西录》。为党参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