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。为石蒜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出《经效产宝》。因孕后肾气虚弱,又因湿伤于肾,以致相引腰背串痛。若痛不止者,易致坠胎。治宜补肾、祛湿、安胎。方用青娥丸。
见灸膏肓腧穴法条。
医经著作。秦伯未原编,余瀛鳌重订。此书由秦氏初编于1929年,编者将《内经》病证予以分类汇编,由上海中医书局出版。1961年由原编者门人余氏予以补充修订,将《内经》病证分为44类,311种病候,更于每
病名。见广州中医学院主编《中医眼科学讲义》。即轮上一颗如赤豆。详该条。
见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绒毛鸭脚木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胞睑。详该条。
即沙参麦冬汤,见该条。
《银海精微》卷下方。又名清空膏、青空膏。川芎五钱,柴胡七钱,炒黄连、防风、炙甘草、羌活各一两,黄芩(半炒,半酒制)三两五钱,栀子一两五钱。为细末,每服一钱,放热酒内,再入茶少许调如膏,临卧抹口内,温水
见清·赵楷《百草镜》。为马牙半支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