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称脉极。见《诸病源候论·虚劳病诸候》。详脉极条。
出《素问·平人气象论》。即眼睑。详胞睑条。
病名。《喉舌备要》:“此症喉内四围红肿,或于腣中左,或于腣中右,单起一片,亦有白膜,黄膜屈曲相缠,缠上者轻,缠下者重。”参见缠喉风。
指用注射药物,主要为普鲁卡因等局部麻醉剂的水针疗法。见水针疗法条。
见《东医宝鉴·内景篇》卷三。即四乌鲗骨一芦茹丸,见该条。
书名。2卷(一作4卷)。旧题元·朱丹溪撰。本书介绍各科临床病证凡70篇,各证论述的次序先后为脉诊、病因、证候及治法,故名。本书一般认为并非朱氏原著,系采集《丹溪心法》、《活法机要》、《格致余论》等书的
病证名。病因孕后血聚养胎,血热心火上炎所致。治宜清热、泻火。方用东垣凉膈散(方见妊娠咽喉痛条)。
《痧胀玉衡》卷下方。又名六号剥象方。薄荷、地骨皮、牡丹皮、焦栀子、玄参、天花粉各等分,细辛量加倍。水煎服。治痧热。
出《颅囟经》卷上。即赤游丹。详该条。
见《日华子诸家本草》。即花椒叶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