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症因脉治》卷三方。酸枣仁、远志、当归、茯神、白芍药、麦门冬、龙眼肉。水煎服。治虚烦不得卧,真阳不足,心神失守者。
病名。《喉科指掌》卷六:“此症因毒结胃家,发于小舌。胃脉沉而洪大者,真结毒也。”
古代眼科手术方法。见《银海精微》。即金针开内障。详该条。
①六淫病邪中的寒、湿等。与风、暑、燥、火等阳邪相对而言,性质属阴,致病每阻滞气化活动,故名。②指侵犯阴经的邪气。
出《万氏家抄方》。为款冬花之简称,详该条。
出《类经图翼》。位置同女膝穴,见该条。
苔白而厚,津液甚多。此为脾阳不振,寒湿停滞之象,宜温中健脾化湿(见《伤寒舌鉴》)。
见《全国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技术资料选编·计划生育、妇产科疾病》。即辣椒头,详该条。
证名。见《灵枢·邪气藏府病形》。指大便多粘沫。参见泄泻、痢疾条。
鼓膜之俗称。在耳孔之底,系传导声音之重要器官。参见耳及皮膜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