证名。见应候条。
【介绍】:元代医生。字用和。安徽宣城人。善针灸。
见成都中医学院等《常用草药治疗手册》。为薏苡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治则。出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。高,指上部。如咽喉、胸膈、胃脘等部位;越,升散、涌吐。指病所在上的病证可用升散或涌吐方法治疗,如实热风痰,壅遏上焦,用瓜蒂散。
见《新疆中草药手册》。为胡芦巴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明代医家。字如葵。宁波(今浙江鄞县)人。名医赵献可之子。著有《痘疹论》等书,已佚。
见潘子恒《广菌谱》。为蘑菇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宋代医生。撰《妙济方》一卷,佚。
【生卒】:1046~1106年【介绍】:北宋官吏。字文潜。楚州淮阴(今江苏淮阴)人。善文学,曾从苏辙学,举进士。苏轼称其文,召为太学。元祐初为著作郎,兼史院检讨。集有《治风方》1卷。
见徐灵胎医学全书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