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救荒本草》。为地笋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横络条。
见孙氏医学丛书条。
病名。见王芳林《临床实用痔漏学》。此即漏管通向会阴,甚或穿透阴囊的复杂性肛漏。宜用挂线疗法或手术治疗。
《杨氏家藏方》卷三方。川芎、大黄(用无灰酒煮)各二两。为细末,炼蜜为丸,梧桐子大,每服二十丸,食后温水送下。治风热壅盛,头昏目赤,大便艰难。
证名。见《慎斋遗书》卷九。多由邪袭少阳,肝胆湿热蕴结,或痰瘀阻滞所致。有外感、内伤之分。《杂症会心录》卷下:“两胁之痛皆属肝胆为病。内伤者,不外气血两端,外感者,责在少阳一经而已。”治宜和解少阳,行气
见《重庆草药》。为辣椒茎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濒湖脉学条。
见《福建民间草药》。为三白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解围元薮》卷一。即疠风伴发抽搐者。又称打窝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