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广温疫论

广温疫论

书名。4卷,附方1卷。清·戴天章约撰于1722年。戴氏取《温疫论》予以增订、删改,辨明温疫伤寒之异,特别是早期症候的鉴别。卷1辨析气、色、脉、舌、神,辨时疫风寒在病因、受病、传经、兼症等方面的不同;卷2列表证症候32条;卷3列里证症候41条;卷4叙述汗、下、清、和、补等治法,并辨别由于温热余邪未尽所引起的种种后遗症等。所附《佛崖验方》1卷,共收载治疗温热病方84首。本书后经乾隆年间郑奠一改名《瘟疫明辨》,内容并无改动;1878年陆懋修又将《广温疫论》加以删订补充,改名《广温热论》。清末何廉臣在《广温热论》基础上参考前人著作,综合印证,内容又有所补订,并将原书并为二卷,书名《重订广温热论》建国后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排印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骨折

    病名。见《外台秘要》卷二十九。又名折骨、折伤、伤折、折疡。因外力、肌肉拉力或骨病导致。一般有截断、碎断或斜断。伤部可有瘀血、肿痛、错位、畸形、骨声、轴心叩击痛、异常活动及功能障碍等。如因骨本身患结核、

  • 一见知医

    综合性医书。6卷。清·陈鄂辑于1868年。本书以临证多科疾病证治为主,摘录历代医书有关论述整理而成。卷一医理总论;卷二外体所见病症,以生理部位分类;卷三脏腑所主疾病;卷四六淫七情病、妇科;卷五儿科;卷

  • 审苗窍

    审察舌、鼻、目、口唇、耳等苗窍的变化,作为识别内脏病变的参考。如心火炽盛可见舌赤糜烂;邪气壅肺,可见鼻翼煽动;肝胆湿热,可见目睛发黄;脾胃虚寒,可见口唇淡白;肾气亏损,可见耳鸣等。参见五官条。

  • 胞轮振跳

    病证名。指眼睑不自主跳动的证候。见康维恂《眼科菁华录》卷上。又名睥轮振跳、目瞤,俗称眼皮跳、眼眉跳。常由风热外袭,入侵经络,或气血衰弱,筋脉失养,血虚生风所致。本症眼睑振跳,或稀或频,患者不能自制,日

  • 玉理

    指处女膜。出《洞玄子》。

  • 乳食作痛啼

    病证名。指小儿因乳食所伤而致腹痛啼哭。《普济方》卷三百六十一:“因儿饮乳,乳壅不散,伤动脾胃,脾胃气弱,不能消化,滞乳停留,与正气交击,故成阵作痛而啼也。”治宜消乳导滞。用保和丸加木香、厚朴。或以熟艾

  • 开法

    推拿手法名。①即拇指平推法。参见平推法及开天门条。②见《类经·针刺类》。即对屈曲痉挛,活动不利的肢体关节施以对抗性用力拉开活动的手法。如活动腕关节,名开腕缝。

  • 杨倓

    【生卒】:十二世纪【介绍】:南宋军人,兼通医学。于公余之暇将家藏医方及常用验方一千余首分类整理汇编,于淳熙五年(1178年)编成《杨氏家藏方》二十卷。

  • 马脚莲

    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莕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滴脓疮

    病名。出《外科启玄》卷八。即黄水疮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