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广胶

猜你喜欢

  • 热劳

    病名。见《圣济总录·热劳门》。指虚劳病之呈现热象者。《金匮翼·热劳》:“热劳者,因虚生热,因热而转虚也。”症见身热,面赤,头痛,心神烦躁,口渴,怔忡、盗汗,饮食无味,倦怠多卧,消瘦,或口舌生疮等。治宜

  • 一指脉

    小儿三部五脉法之一。周岁以上小儿,看虎口纹兼一指脉。若五百六十四日变蒸满足,只看一指脉。其法:以食指按于寸口,上下滚动,分取三部。参一指定三关条。

  • 苏合香油

    见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。即苏合香,详该条。

  • 伤乳

    出《丹溪心法》。即乳积。详该条。

  • 外廉

    指外侧缘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胃足阳明之脉,……下膝膑中,下循胫外廉。”

  • 地骨

    见《新本草纲目》。为苦参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眉冲

    经穴名。代号BL3。出《脉经》。别名小竹。属足太阳膀胱经。位于眉毛内侧端直上入前发际0.5寸处;或于神庭与曲差两穴连线之中点取穴(《太平圣惠方》、《医学入门》)。布有额神经内侧支和额动、静脉。主治头痛

  • 六经提纲

    伤寒病六经辨证的纲领。是从《伤寒论》条文中提出来的。清·柯琴《伤寒来苏集》卷一:“仲景作论大法,六经各立病机一条,提揭一经纲领,必择本经至当之脉症而表章之。”六经提纲为:①“太阳之为病,脉浮,头项强痛

  • 燥气伤肺

    指秋燥的邪气伤于肺经的病变。燥气最易耗伤津液,燥邪从口鼻入侵于肺,耗伤肺津,出现干咳,无痰,或咯痰难出,或痰中带血,咽喉疼痛,胸胁痛等证候。有温燥、凉燥之分。多见于上呼吸道感染、气管炎、白喉、急性咽喉

  • 发耳

    病名。多由热毒邪火上炎所致。《疮疡经验全书》卷二:“其疮生于耳边,又名热毒发疽。五六月间,渐长如蜂窠,皮紫者亦热,诸处如火烧,痛不可忍,十日可刺。”治宜泻火解毒、清热消肿。可选用仙方活命饮、普济消毒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