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传信适用方》。为草果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《辨证录》卷十方。黄芪二斤,当归、麦门冬、熟地黄、巴戟天各一斤。为细末,炼蜜为丸,每服五钱,白开水送下,早、晚各一次。治男子血虚,面色萎黄,不能生子。
眼科病证。见邓雄勋《眼科启明》卷下。属迎风流泪,详该条。
出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。嗌,亦作咽(《甲乙经》)。咽部的脉络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圣济总录》。即下巨虚,见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伤科汇纂》卷六。即肩关节脱臼。详肩胛骨出条。
推拿穴位名。即三关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指喉痹之色淡红者。多由伤寒时邪未尽之故。症见咽喉肿起,疼剧,色淡红,饮食吞咽有碍;身发寒热;呕吐、目赤,脉数者,恐有斑毒在内,可急针少商、商阳、关冲、少冲左右八穴,或患处挑破。内服宜用解毒消肿。
【介绍】:参见唐玉书条。
病证名。又名丹疹、烂喉痧、烂喉痧、疫痧、疫喉、喉痧。类于猩红热。因其咽喉红肿糜烂,疹色鲜红如丹,故名。丹痧属于疫疹,多流行于冬春季节,以二至十岁为多见。由疫疠之邪从口鼻而入肺胃,初期邪在卫分,继之病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