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仲殷
【介绍】:
参见韩宗绍条。
【介绍】:
参见韩宗绍条。
见《云南中草药》。为岩笋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秘传证治要诀·胁痛》。多由于水饮痰浊流注厥阴之经,气机痹阻所致。临床表现为胁肋疼痛,或者胁痛没有定处,甚至于漉漉有声,咳嗽气急,脉多沉弦。治宜涤痰通络为主,如导痰汤、调中顺气丸、控涎丹等方
病名。出《疡科心得集》卷上。即百会疽。见该条。
古病名。出《五十二病方》。即脱肛。详脱肛条。
病名。①指肺热传肾所致骨强筋柔,肢体举动无力的疾患。《素问·气厥论》:“肺移热于肾,传为柔痓。”王冰注:“柔,谓筋柔而无力。痓,谓骨痓而不随。气骨皆热,髓不内充,故骨痓强而不举,筋柔缓而无力也。”②即
证名。见《金匮要略·痰饮咳嗽病脉证治》。疼,义同痛。详腰痛条。
病证名。①指见食物而有厌恶感,不能进食者。《证治汇补》:“恶食非止一端,有胸中痰滞者,宜导痰以助脾。有伤食恶者,宜消化以助脾。有病久胃虚者,宜参术以健脾。”一般可用保和丸加减。②即恶阻。详该条。
即第三磨牙。详真牙条。
见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肚拉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眼科龙木论》。即蝉蜕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