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叔承
【介绍】:
见张三锡条。
【介绍】:
见张三锡条。
【介绍】:宋代医家。生平不详。撰有《备问方》1卷,已佚。
病证名。见赵献可《邯郸遗稿》。即妊娠伤食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麻毒热盛,上攻咽喉的证候。多由表邪郁遏,麻毒不能舒发,或“疹后余毒不散,结于咽喉”(《治疹全书》)所致。其症轻者咽喉肿痛,重者汤水难下。疹初喉痛,宜清热解毒,用银翘散加减;里热炽盛或疹已发出而
指寒邪不经过三阳经,直接侵犯三阴经,出现无热、恶寒及其他阴经证候。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》:“病有发热恶寒者,发于阳也;无热恶寒者,发于阴也。”
病名。指疟发于足太阳者。《素问·刺疟篇》:“足太阳之疟,令人腰痛头重,寒从背起,先寒后热,熇熇暍暍然,热止汗出,难已,刺郄中出血。”治用羌活黄芩汤、柴胡汤、麻黄黄芩汤等。参见三阳疟条。
指牛、犬、羊、猪、鸡等五种畜类肉。《素问·脏气法时论》:“五畜为益。”
经脉的表里关系组合。出《灵枢·经别》。指足少阳与足厥阴经别相合而言。
病证名。见《医宗金鉴·幼科杂病心法要诀》。小儿生下无皮,除由早产发育未全所致者外,在旧时多由父母素患梅毒遗传而来。临床表现多为上半身或下半身赤烂,甚至色带紫黑,尤以鼻沟、肛门、阴囊等处更为明显。由于早
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为天南星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唐玉书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