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云南中草药》。为小龙胆草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①指中暑热而致的病证。出《素问·刺志论》。《医林绳墨》卷一:“伤暑者,由其暑热劳伤元气之所致也。其症日间发热,头疼眩运,躁乱不宁,无气以动,亦无气以言,或身如针刺,小便短赤,此为热伤元气也,宜以
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铁树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①《太平圣惠方》卷四十五方。生干地黄三两,羚羊角二两,赤茯苓、独活、槟榔、诃子皮各一两,木香三分,炙甘草半两,麦门冬一两半,桂心二分。为细末,炼蜜为丸,梧桐子大,每服三十丸,食前温酒送下。治干脚气,风
书名。上海中医学院主编。本书原是1964年中医学院试用教材之一,是用中医理论整理编写的一部内科学。书中总论部分,论述了病机、病证的基本概念及治疗总则。各论部分分述感冒、咳嗽、喘证等54种内科杂病。论述
十天干各有阴阳所属,其中甲、丙、戊、庚、壬为阳。阳干主运气有余,为太过。
【介绍】:见刘亩条。
见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。为夜关门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《杂病源流犀烛·身形门》卷二十七方。雄猪蹄四只,通草、川芎各一两,炒穿山甲十四片,甘草一钱。水煎,分三次服。治产后气血虚弱,乳汁不行。
见《东垣试效方》卷五。即助阳和血补气汤,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