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《岭南杂记》。为睡莲之别名,详该条。
气功学专著。张百焘编撰,成书于1917年。全书五卷,分通玄篇、功近篇、功候篇、演绎篇、提要篇。其所行内丹术与传统方法不同。故颇有独到之处。如书中述及:“解带宽衣,作金刚坐,手结大三昧印。坐定略呼出粗气
【介绍】:宋代医家。生平不详。撰有《备急效验方》三卷,已佚。
见《广西中药志》。为大茶药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五臭之一。香为土臭,入通于脾,故为脾之臭。《素问·金匮直言论》:“中央色黄,入通于脾,……其类土,……其臭香。”临床上病人恶闻香臭,或是对食物香气的臭觉味觉异常,多为湿浊壅阻,脾经受病的征象。
见《泉州本草》。即蛇葡萄,详该条。
见《江苏药材志》。为凤尾草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类中风病因之一。因突然惊骇,精神散乱而引起的类中风证。
出《周礼·天官》。指专治肿疡、溃疡、金疮、折疡等外科疾病的医生。
《证治准绳·类方》第二册方。人参、阿胶(蛤粉炒)、贝母、炒杏仁、桔梗、茯苓、桑白皮、枳实、甘草各一钱,柴胡二钱,五味子半钱。加生姜三片,大枣一枚,水煎,食远服。治肺痿咳嗽有痰,午后发热声嘶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