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陆川本草》。为乌骨鸡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外科正宗》卷一。即黍米寸金丹,见该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木槿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伪药条辨条。
病名。见高淑濂《胎产方案》。多因产后气血更虚,风寒湿邪乘虚入胆,郁而化热,蕴蒸胆汁,泛溢肌肤,皮肤色黄,甚者目黄,尿黄如茶汁者,治宜加减阴疸汤(人参、柴胡、白芍、甘草、干姜、半夏、党参)。阳亏者加桂附
【介绍】:元代医生。生平不详。和赵大中合撰《订补风科集验方》二十八卷。
即横产。清·员从云《产科一得》:“手先出者,名曰侧棱。”
证名。出《素问·刺热论》。指胸胁部胀满不舒。多由邪阻气郁所致。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》:“伤寒十三日不解,胸胁满而呕,日晡所发潮热,已而微利,此本柴胡证,下之而不得利,今反利者,知医以丸药下之,非
病名。见《疡医准绳》卷六。即桡腕关节脱位。详手掌根出臼条。
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两种性能相类的药物同用,以互相增强作用。如知母配黄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