脉搏只现于寸部,关、尺两部不能察觉到脉动的一种脉象。《伤寒论·平脉法》:“寸脉下不至关,为阳绝。”
见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地蜂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五臭之一,臊为木臭,入通于肝,故为肝之臭。《素问·金匮真言论》:“东方青色,入通于肝,……其类木,……其臭臊。”临床上病人的排泄物如小便、白带、汗液等出现腥臭,常是肝经湿热下注的征象。
病名。痟通“消”。见《世医得效方》卷六。即消渴,详该条。
见《日华子诸家本草》。为漏芦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三字经合编六种条。
①推拿穴位名,出陈氏《小儿按摩经》。位于手掌根部大鱼际与小鱼际相交处,距大陵穴五分。能治惊风抽搐,小便不通等症。《针灸大成》卷十:“小天心,大陵穴后五分。”“掐小天心,天吊惊风,眼翻白偏左右及肾水不通
病名。见谢观《中国医学大辞典》。即花癫。详该条。
见《药品化义》。为酸枣仁之简称,详该条。
小儿指诊法十三指形之一。详十三指形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