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承筋

承筋

经穴名。代号BL56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别名腨肠直肠。属足太阳膀胱经。位于小腿后面,腘窝横纹中点直下5寸,当腓肠肌肌腹中央;或于合阳承山两穴连线的中点处取穴。另说“在胫后,从脚跟上七寸”(《备急千金要方》);“从仆参量上合九寸。一法:居承山上一寸”(《循经考穴编》);“在合阳下二寸”(《针灸集成》)。布有腓肠内侧皮神经,深层为胫神经;并有小隐静脉和深层的胫后动、静脉通过。主治腰背痛,小腿痛,膝酸重,痔疮霍乱转筋;以及腓长肌痉挛,下肢麻痹等。直刺1~2寸。艾炷灸3~5壮;或艾条灸5~10分钟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悬裆

    练功方法之一。见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推拿学校《推拿学》。两足分开,屈膝半蹲,两手后伸,挺肘翘掌,四指并拢,拇指外分,两目平视。

  • 瘴毒

    详瘴条。

  • 客者除之

    治则。出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。凡外来邪气(六淫、疫疠、饮食积滞)客于人体,应当驱除。如疏风、散寒、清暑、祛湿、消导等法。

  • 咽干

    病证名。常为一些咽喉和全身疾患的症状之一。可分为虚实二类。因于虚者,多由肝肾阴亏,虚火上炎,薰灼咽喉所致。其证咽喉干燥而兼潮热,唇红颧赤,腰膝酸软,脉细数等。治宜滋阴降火。可选用知柏地黄汤加减;肺阴虚

  • 发落

    病证名。出《素问·上古天真论》。由肾虚或血虚,不能荣养毛发所致。一般大病后、产后及营养不良者易患。头发渐落稀疏,枯燥无泽,细软而黄;重者头发可全部脱落。治宜滋肾养血。内服四物汤、六味地黄汤、首乌延寿丹

  • 湿六合汤

    《医垒元戎》方。川芎、当归、芍药、干地黄、茯苓、白术。水煎服。治中湿,身沉重无力,身凉微汗。

  • 黄帝内经素问遗篇

    见素问遗篇条。

  • 经络全书

    书名。4册,分为前后两编。前编系明·沈子禄撰于1566年;后编为明·徐师鲁撰于1576年。其后又经清·尤乘重辑,刊于1689年。前编名“分野”,记述全身体表部位的名称共88条,逐一详引博考《内经》等书

  • 资脉

    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瘈脉。见该条。

  • 外科三字经

    见高憩云外科全书十种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