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穴名。代号DU12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属督脉。位于背部第三、四胸椎棘突之间。布有第三胸神经后支的内侧支和第三肋间动脉后支。主治身热,咳嗽,气喘,惊厥,癫痫,脊背强痛,疗疮;以及百日咳,支气管炎,肺炎
出《名医别录》。为石韦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滇南本草》。为玉竹之别名,详该条。
古代医学分科之一。系以迷信方法治病。参见祝由、十三科各条。
病证名。多因泪点外翻、泪点闭锁或泪道狭窄、阻塞等引起。症见单眼或双眼常有泪液存留,并不时溢出睑缘,流淌面颊。一般泪液清稀,泪下无热感,眼部不红不痛,属冷泪。详该条。
清法之一。治疗胆热而引起烦躁不得眠的方法。常用方如蒿芩清胆汤。
见《生草药性备要》。为磨盘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贵阳民间药草》。即刺梨根,详该条。
《杂病源流犀烛·身形门》卷二十八方。猪左悬蹄甲、露蜂房、鳖甲、刺猬皮各五钱,蛇蜕一条。各烧存性,为末,每服二钱,入麝香少许,空腹井水调下。治痔疮。
鼓膜之俗称。在耳孔之底,系传导声音之重要器官。参见耳及皮膜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