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搭手

猜你喜欢

  • 唇糜

    病证名。指口唇糜烂。详口糜条。

  • 巨窌

    ①古代全身遍诊法三部九候部位之一。即上部地,两颊之动脉,以候口齿之气。②经穴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位于面部,瞳孔直下(眼平视),平鼻翼下缘处。③丝竹空穴别名。见《针灸甲乙经》。

  • 绿风变花

    病名。见清·佚名《眼科统秘》。即绿风内障。详该条。

  • 运脾

    治法。用燥湿健脾的药物,加强脾的运化功能以治疗湿重困脾的方法。证见脘痞腹胀,饮食无味,恶心欲吐,口淡而粘,头昏身倦、大便溏薄,或四肢浮肿,小便少,舌苔白腻,脉濡等。常用苍术、厚朴、佩兰、藿香、白蔻仁、

  • 朱蘧(qú 瞿)庵

    【介绍】:见朱天璧条。

  • 羊食子根

    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羊屎条根之别名,见该条。

  • 着痹

    病证名。出《素问·痹论》。又名湿痹。详湿痹条。

  • 淖(nào 闹)

    ①湿盛。《素问·阴阳别论》:“淖则刚柔不和,经气乃绝。”②柔润、滑润。《灵枢·卫气失常》:“膏者,其肉淖而粗理者,身寒。”

  • 恶字

    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一。即恶阻。详该条。

  • 大火

    指少阴君火。亦即极盛之火。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:“二之气,大火正,……其病温厉大行,远近咸若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