耳骨之一。解剖学同名骨。左右耳各一,在鼓室内腔上部,其形似砧,故名。
书名。3卷。元·忽思慧撰。刊于1330年。本书记述元代皇室贵族的饮食谱,但其卷3的部分也收载了食物本草的内容,分为米谷、兽、禽、鱼、果、菜和料物七类,约200种,分别介绍其性味和主治,并附绘图。此书较
古病名。见《诸病源候论·水毒候》。即水毒病,详该条。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山腊梅叶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多由久咳不止,气阴暗耗所致。治宜止咳,敛肺、养阴。方可选用养阴清肺汤、百合固金汤等加杏仁、五味子、人参等。
病名。出《五十二病方》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四:“肛边生裂,痒而复痛出血者,脉痔也。”相当于肛裂。又《外台秘要》卷二十六引《集验方》及《医心方》卷七引《龙门方》:“五痔中均有脉痔。”泛指出血性痔。
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九。不孕症型之一。即胞寒不孕。详该条。
宋代医官职称。隶属翰林医官院,官阶正七品。参见翰林医官院条。
病名。《灵枢·经筋》:“溃疝腹筋急。”即疝。详该条。
见中国医学入门丛书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