易思兰
【介绍】:
见易大艮条。
【介绍】:
见易大艮条。
腋下胁上部位。《素问·玉机真脏论》:“春脉……不及,则令人胸痛引背,下则两胁胠满。”王冰注:“胠,谓腋下胁也。”
形容满脸通红。太阳病未解,并传阳明时出现的病色。阳明之经循于面,阳气郁发于表,故面色红赤。治宜发汗解表。《伤寒论·辨少阳病脉证并治》:“设面色缘缘正赤者,阳气怫郁在表。”
一般多指阳萎症的病机。证治同肾阳虚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四。即串疽。见该条。
见济生方条。
即拯阴理劳汤,见该条。
见《生草药性备要》。为金樱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清·刘士季《草木便方》。为凤仙花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指病因和病理均属热而表现出寒的假象。参见真热假寒条。
病证名。常为一些咽喉和全身疾患的症状之一。可分为虚实二类。因于虚者,多由肝肾阴亏,虚火上炎,薰灼咽喉所致。其证咽喉干燥而兼潮热,唇红颧赤,腰膝酸软,脉细数等。治宜滋阴降火。可选用知柏地黄汤加减;肺阴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