温病治法之一。见《时病论》。用于温病初起,症见发热、口渴、小便黄、无汗,苔黄,脉数,可用鲜芦根、石膏、连翘、竹叶、淡豆豉、绿豆皮等,清凉透邪,诸证可随汗出热退而解。
食疗著作。见《费氏食养》条。
【介绍】:明代医生。字健元。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以外科医术闻名,长于外科刮治手术。曾任太医院院判,卒年七十七岁。
即肌腠。《素问·生气通天论》:“陷脉为痿,留连肉腠。”详肌腠条。
见《本草汇言》。为干苔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属月经过少症型之一。多因素体阳虚,阴寒内生,化气生血功能不足,冲任血少所致。症见经期血量过少,色淡或黯,质稀,形寒畏冷,小腹冷痛,喜得温热等。治宜温经养血。方用大营煎(《景岳全书》:“当归、熟
见《景岳全书·古方八阵》。即大健脾丸,见该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即蛇蜕,详该条。
针灸教学用具。一般采用纸浆石膏或塑料制成。外形按健康成人或按比例缩小,上标经络、穴位,供针灸教学使用。这种模型,赵尔康氏率先于1955年设计制造,以后,上海医学标本模型厂等设计制造有不同规格的经穴模型
①经穴别名。出《千金翼方》。《铜人输穴针灸图解》作腹结穴,见该条。②病名。见《医学衷中参西录》(1957年重订版)第一册卷三。指因怒后过食生冷硬物而致肠道阻塞不通的病症。即肠梗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