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清·汪双池《医林纂要·药性》。为橡实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许律条。
见疡医证治准绳条。
出《新修本草》。为栗毛球之别名,详该条。
指肾贮藏精气及管理大小便的功能失调的病机。主要证候有遗精、滑精、早泄、小便失禁、夜尿频多、黎明前泄泻等。治宜固肾涩精。
【介绍】:传说中唐尧时期药学家,常在深山采药,有时也给人治病。
外感风热之邪,或风寒郁而化热,致肺气宣降失常,证见恶寒发热,咳嗽,咯痰黄稠,不易咳出,舌红脉浮数;或兼见咽喉疼痛,鼻流浊涕,口干欲饮等症;重症可见气喘鼻煽,烦躁不安等。治宜疏风泄热,辛凉解表。
指虚证、实证同时出现。①疾病治疗不当,或邪气过盛,使正气已虚而邪实仍在。②原来体质比较虚弱的人,感受实邪,出现正虚邪实的证候。《素问·通评虚实论》:“邪气盛则实,精气夺则虚。”通常以正虚为本,邪实为标
见唐·侯宁极《药谱》。为川楝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解剖名。见广州中医学院主编《中医眼科学》。泛指今之脉络膜、视网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