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野棉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经外奇穴别名。见《针灸经外奇穴图谱》。即肩头,见该条。
病名。即肉疙瘩。详见该条。
见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三月泡之别名,详该条。
全舌鲜红柔嫩而无津液。为阴虚之候,宜甘寒滋阴。若淡红者,为气阴两虚,宜益气养阴。若津干火盛者,为阴虚火旺,宜滋阴泻火(见《伤寒舌鉴》)。
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即黄柏,详该条。
古刺法。十二刺之一。《灵枢·官针》:“扬刺者,正内一,傍内四,而浮之,以治寒气之博大者也。”指治疗痹症寒邪稽留范围较大的针刺方法。其法正中刺一针,四傍各刺一针,均用浅刺法。这种刺法扬散浮浅,故名扬刺。
见《补阙肘后方》。为望月砂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清·叶氏秘传《七十四种疔疮良方并图形要诀》。即红丝疔,见该条。
即膜原。《灵枢·胀论》:“此言陷于肉肓,而中气穴者也。”详膜原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