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《药性论》。即栀子,详栀子条。
宋代太医局培养医生设立之科目。即大方脉、小方脉、风科、眼科、疮肿兼折疡、产科、口齿兼咽喉科、针兼灸科、金镞兼书禁科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大全》。即腰阳关。见该条。
见《类证治裁》卷七。即归芍异功汤作散剂。治证同。见归芍异功汤条。
指按诊足背部趺阳脉。趺阳脉可候胃气有无及其盛衰,《伤寒论》常用以此作为寸口诊脉法的补充。《医门法律》卷一有“申治伤寒病不诊足脉强汗动其经血之律”、“申治伤寒病不诊足脉误下伤其脾胃之律”等,强调诊足脉的
疝之别名。出《奇效良方》卷四十七。详疝条。
见《本经逢原》。为鳗鲡鱼之简称,详该条。
补益人体气血阴阳不足的治法。同补法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卷十一。简称泄或泻。大便稀薄,甚至水样,次数增多,但一般无脓血和里急后重。也有将泄泻分开者,大便质薄而势缓者为泄;大便如水而势急者为泻。《奇效良方·泄泻门》:“泄者,泄漏之
诊法术语。人体五脏六腑功能健全,气血充足,表现为面色红润,色彩鲜明,目光有神之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