松木笔
见《中药大辞典》。为松笔头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中药大辞典》。为松笔头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参见韩宗绍条。
《幼科直言》卷二方。羌活、葛根、红花、荆芥、连翘、山楂肉、牛蒡子、蝉蜕、陈皮、甘草。加荸荠,水煎服。治痘疹见点一、二天者。
见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。为矮陀陀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①见《喉科紫珍集》卷上:“丁肿号曰悬丁,点秘药,服清咽。”即悬壅垂肿胀。参见该条。②出《刘涓子鬼遗方》卷五。即疔疮。详该条。
推拿手法名。见曹锡珍《外伤中医按摩疗法》。即理法。见该条。
小儿推拿方法。出陈氏《小儿按摩经》。又名打马过天门。操作方法有六种。①用右大指面运儿内劳宫,再将四指屈起,使其指尖向上,以右大指自总经弹至天河(见陈氏《小儿按摩经·手诀》)。②用食、中、无名指由儿上马
病证名。见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。左边头痛右不痛为左偏风;右边头痛左不痛为右偏风。古人经验认为本病若不早治,久则左发损左目,右发损右目。亦有左损反攻右,右损反攻左,而二目俱损者。一般来说,痛由内起止于外者
病名。指本虚标实的痫病。《张氏医通》卷六:“痫证往往生于郁闷之人,多缘病后本虚,或复感六淫,气虚痰积之故。……古人虽分五痫,治法要以补肾为本,豁痰为标,随经见证用药。”“脉浮滑洪数为风痫,细弦微缓为虚
病证名。婴幼儿时期特有的疾病。出叶天士《幼科要略》。多见于三岁以下的小儿,临床以长期发热不退,口渴多饮,多尿,少汗等为主要症状。因其发病都在夏季,又无一般常见暑温病的发病规律,病程中无其他合并症发生,
【介绍】:见普济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