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

①阻格不通、格拒。《灵枢·脉度》:“阳气太盛,则阴气弗能荣也,故曰格。”《素问·气交变大论》:“阴厥且格。”②吐逆证。《伤寒论·平脉法》:“寸口脉浮而大,浮为虚,大为实,在尺为关,在寸为格,关则不得小便,格则吐逆。”《内经》十二脉之一。人迎脉较气口脉成倍增大。《诊家正眼》:“曰格者,人迎倍大也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智齿

    即第三磨牙。详真牙条。

  • 产后瘈疭

    病证名。见《妇人良方大全》卷十九。瘈,即筋脉拘急;疭即筋脉弛张。指产后血虚,阴血不足,筋失濡养所引起以抽搐为主的病证。不宜当作风治,宜大补气血,方用人参养荣汤加味。

  • 木香黄连丸

    即木香黄连汤作水丸。治证同。见木香黄连汤条。

  • 药煮吸筒拔法

    出明·赵宜真《秘传外科方》。即竹筒吸法。见该条。

  • 痴头婆

    见《生草药性备要》。为苍耳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马明退

    出《儒门事亲》。为蚕蜕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胁疮

    病名。出《外科真诠》卷上。即胁痈。见该条。

  • 孙德润

    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慎元。浭阳(属河北丰润县)人。辑撰有《医学汇海》36卷(1820年),包括医理、杂病、补论温疫、脉法等部分。

  • 医方提要

    方书。20卷,附1卷。日人野谦亨撰,成书于1683年。汇辑张仲景以下历代医家,及日本汉方医家名方2000余首。按症详分为120门。每症辨寒热虚实、气血痰郁、脏腑经络,均用韵语概括要领。每方注明出处、功

  • 戟叶半夏

    见《广西本草选编》。为水半夏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