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广州部队卫生部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。为麦斛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《医宗金鉴·幼科心法要诀》卷五十一方。木通、生地黄、黄连、生甘草。加灯心,水煎服。治小儿心经有热而致的吐舌,面红烦渴,小便赤涩。
三十六黄之一。《太平圣惠方》卷五十五:“胃黄者,吐逆下利,心腹气胀,或时烦闷,不能饮食,四肢无力,若唇口面目舌根黑者,难治。”治用点烙法及服人参散等方。参见黄疸有关条。
指针刺时,针体在穴位内上提下插的手法。提插的幅度一般在3~5分之间,不宜过大,但其轻重快慢,则应据病情虚实而有区别。补法以插为主,重插轻提(紧按慢提);泻法以提为主,重提轻插(紧提慢按)。大幅度的反复
病名。出《疡医大全》卷二十七。即青蛇头。见该条。
见金匮要略编注条。
证名。见清·黄庭镜《目经大成》卷二。即神光自见症,详该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外台秘要》。即丝竹空,见该条。
出《外科大成》卷二。即狐尿刺。详该条。
书名。见《汉书·艺文志》。19卷,已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