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河豚中毒

河豚中毒

病名。河豚鱼古称鯸鲐鱼,俗称廷巴鱼。指误食河豚鱼出现中毒症状者。见《诸病源候论·食鯸鲐鱼中毒候》。症见呕吐腹痛、腹泻、大便带血,继则口唇舌尖及肢体麻木眼睑下垂,肢体软瘫,严重者可迅速出现呼吸衰竭而死亡。治疗宜中西医结合抢救。轻症可服大剂量鲜橄榄、鲜芦根汁等。《本草纲目》卷四载有解河豚毒药,如荻芽、芦花、蒌蒿、胡麻油白扁豆、大豆汁、橄榄、五倍子槐花、黑豆汁、紫苏汁、青黛汁、蓝汁、蜈蚣羊蹄叶等。《辨证录·中毒门》:“人有爱食河豚,以致血毒中人舌麻心闷,重者腹胀而气难舒,口开而声不出,……方用瓜蒂散加味治之。”均可参考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奶癖

    病证名。①出《儒门事亲》。即乳痈癖,详该条。②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:“壅乳成奶癖。”参见壅乳条。③即乳癖,详该条。

  • 泻肺

    ①又称泻白。清泻肺内蕴热的方法。肺中伏热表现咳嗽气喘,身热不退,皮肤蒸热,傍晚尤甚,舌红苔黄,脉象细数,用泻白散加味。②痰阻胸膈,喘不得卧,用葶苈大枣泻肺汤。

  • 黑子

    病名。出《外科正宗》卷四。即面黑子。详该条。

  • 小儿卒利

    病名,又名暴泻、暴注,指小儿急骤的泄利。《诸病源候论》:“小儿卒利者,由肠胃虚,暴为冷热之气所伤,而为卒利。热则色黄赤,冷则色青白,若冷热相交,则变为赤白滞利也。”治热利用香连丸;治冷利,用理中汤;治

  • 野蓼

    见《草药手册》。为金线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三圣地肤汤

    《洞天奥旨》卷十一引岐天师方。地肤子一两,防风二钱,黄芩三钱。水煎取汁,另取猪胆二个取汁同煎,涂搽患处。治风热疮。

  • 相侮

    五行学说术语。即反克,又称反侮。属病理变化范围,在正常情况下,金可克木,若金气不足,或木气偏亢,木就反过来侮金,出现肺金虚损而肝木亢盛的病症。《素问·五运行大论》:“气有余,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;其不

  • 失精家

    指经常梦遗或滑精的人。《金匮要略·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》:“夫失精家,少腹弦急,阴头寒,目眩,发落。”

  • 怕羞草

    见《生草药性备要》。即含羞草,详该条。

  • 前后配穴法

    前指胸腹,后指背腰,前后穴位相配,称前后配穴法。如胃痛取腹部的中脘、梁门,背部的脾俞、胃俞;咳嗽气喘取胸部的膻中、天突,背部的定喘、肺俞等。以背俞穴和胸腹部的募穴相配者则称俞募配穴法。参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