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广州部队卫生部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。为麦斛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伤寒指掌条。
推拿穴位。出《小儿推拿广意》。又名耳后高骨。在耳后颞骨乳突后缘微下处凹陷中。用揉按法,可治惊风抽搐、烦躁不安、外感头痛等症。《厘正按摩要术·立法》:“用两手中指、无名指,揉运耳后高骨,二十四下毕,再掐
经穴分类名。指十五络脉从本经(脉)别出之处的穴位(见表)。其中十二经脉的络穴,有沟通表里经脉和治疗表病及里、里病及表,或表里两经同病的见证;任脉督脉及脾之大络有通调躯干前、后、侧部营卫气血和治疗胸腹、
见南京药学院《中草药学》。为木芙蓉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3卷。明·兰茂撰。约撰于十五世纪中期。系论述云南地方草药的专著。原书初刊本已佚,现存有清代务本堂刊本及《云南丛书》本二种,对于所述药物及内容均有不少改动。其中《云南丛书》本共收药物279种,大致属于我
见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三。指在产褥期的妇女。
病名。见《伤科汇纂》卷三。即脱臼。详该条。
亦名坐生。《张氏医通》卷十:“儿臀先露,谓之坐臀生。”
病证名。见《竹林寺女科秘方》。即妊娠泄泻。详该条。